场效应管基本的识别与测试
发布日期:2021-09-08
点击次数:6629
1、结型场效应管的管脚识别
场效应管的栅极也就是晶体管的那个基极,漏极和源极分别是对应晶体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。把万用表调到R×1k档,用两表笔分别去测量两个管脚间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。当某两个管脚间的正向电阻=反向电阻=KΩ的时候,也就是这两个管脚为源极S和漏极D,剩下的管脚就是栅极G。如果是4个管脚的结型场效应管,另外的一极则是使用中接地的屏蔽极。
2、判定栅极
用万用表的黑表笔去触碰管子的随意一个电极,红表笔分别去触碰另外的两个电极。如果两次都测出的阻值较小,说明两者都是正向电阻,该管属于是N沟道的场效应管,黑表笔接触的一样也是栅极。
制作的过程中就决定了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是对称的 ,可以互相交换使用 ,并不会影响电路的使用,电路此时也是正常的,所以不用去过度区分。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阻大约是几千欧。不能使用这个方法去判断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栅极。因为这管子输入的电阻是极高的,而且栅源之间的极间电容又是非常小的,测量的时候只要有少量电荷,就可以在极间电容上面形成极高的电压,管子将很容易损坏。
3、估测场效应管的放大能力
把万用表调到R×100档时,用红表笔去接源极S,用黑表笔去接漏极D,这就好像是给场效应管加上了1.5V的电压。这个时候表针指示的就是D-S极间的电阻值。这个时候用手指去捏栅极G,把人体的感应电压当做输入信号去加到栅极上时。因为管子放大的作用,ID和UDS都会变化,意思就是D-S极间的电阻发生了变化,我们可以观察到此时表针有较大的摆动幅度。假如手捏栅极时,表针的摆动幅度很小,也就是说管子的放大能力比较弱;如果表针没有丝毫动作,说明管子已经损坏了。